pe給水管連接方式及試壓
發布時間:2018/5/9 11:04:16 文章來源:hurl
1、電熔鏈接
電熔連接包括電熔承插連接和電熔鞍型連接。電熔連接的突出優點是質量可靠和施工效率高。但由于電熔管件的制造技術要求較高,其成本也較高。電熔連接PE給水管主要應用在直徑較小的燃氣管道系統。電熔連接質量穩定的保證主要是依靠嚴格遵守規定的操作規程和電熔管件的質量。
2、熱熔連接
能夠熱熔連接是聚烯烴材料管道系統的突出優點。能夠熱熔連接的含義是聚乙烯管材、管件可以通過熱熔連接起來并且連接處的強度超過管材管件的本體強度。聚乙烯管段可以通過熱熔對接連成長管并且直徑基本不變,這就為采用非開挖鋪設和應用于管道內襯修補創造了條件?! ?nbsp;
聚乙烯管道系統的熱熔連接方式有熱熔對接(包括鞍型連接)和熱熔承插連接。熱熔承插連接適用于直徑比較小的管材、管件(一般直徑在DN63mm以下),因為直徑小的管材、管件管壁較薄,截面較小,采用對接不易保證質量。熱熔對接適合于直徑比較大的管材管件,比承插連接用料省、易制造,并且,在熔接前切去氧化表面層,熔接壓力可以控制,質量較易保證。從發展動向看,給水管道才用熱熔對流是主流?! ?nbsp;
聚乙烯管道系統的熱熔連接的工藝和設備(工具)都比較簡單,熱熔連接質量穩定的保證主要是依靠嚴格遵守規定的操作規程(特別是要嚴格控制好溫度、壓力和時間三個參數)。
3、聚乙烯非開挖鋪設技術
非開挖鋪設技術包括新管道的非開挖鋪設和舊管道的非開挖修復(避免重新開挖,既可以應用于壓力管也可以應用于無壓力管)在不少場合采用非開挖鋪設可以明顯的提高效率降低工程費用,甚至在某些場合是唯一可行的鋪設方法(例如要穿過繁忙的道路和失去)。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大量開發和推廣各種非開挖技術,因為不僅有經濟上的效益,還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避免開挖后對環境的破壞)?! ?nbsp;
聚乙烯管道系統應為具有柔韌和可以熔接的特點,特別適合采用非開挖鋪設技術。內在此領域近年也有很快進步,在新管道的非開挖鋪設和舊管道的非開挖修復兩方面都已經有許多成功的工程案例。在新管道的非開挖鋪設方面主要采用定向鉆孔拖入聚乙烯長管的工藝,在舊管道的非開挖修復方面“滑襯方法”(襯于管徑略小于舊管內徑)和“變形襯管方法”(聚乙烯長管略縮徑插入,恢復后貼襯于舊管內壁)都已經在廣泛使用。
4、機械連接
機械連接包括卡箍式連接和卡壓式連接兩種。盡管聚乙烯管道系統主要采用熱熔連接和電熔連接,但是在某些應用場合聚乙烯管道系統采用機械更方便、更經濟。例如在聚乙烯管道系統的修理中,有時不方便或不可能采用熱熔連接或電熔連接。如在地坑中修理被損壞的埋地管道,現場條件不可能保證連接處無水;又如需要在野外連接少量大直徑管道時,采用熱熔連接需要專用設備可能很不經濟;還有,在需要把聚乙烯管道和其它管道連接時,也需要采用機械連接。
試壓
1、水壓實驗
一般規定當管道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0.1Mpa時,應按下列方法規定對管道系統進行強度和嚴密性實驗。管道嚴密性及強度實驗必須以水為介質,采用水壓實驗法實驗。嚴禁以氣體為介質用氣壓實驗法實驗。管道水壓實驗法的分段長度不宜大于0.1km;對有中間連接件的城鎮配水管網管道,可根據其位置分段進行試壓,每段試壓長度不宜大于500mm。采用兩種和兩種以上材質的管道,應按不同材質的試壓要求分段進行實驗。管道水壓實驗前,應做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導路線的設計。冬季進行管道水壓實驗時,應采取防凍措施,實驗完畢應及時放水降壓。
2、試驗前試壓管段除管道接口處外露外,管頂覆土必須按要求回填,厚度不小于0.5m,不具有抗荷載強度的機械端應臨時用支撐固定或錨固使之在承壓時不產生運動。當管道中最后一個焊接接頭焊完一個小時以上,方可注入進行壓力實驗。管道水壓實驗前,應編制實驗設計,其內容包括:后背及堵板的設計;進水管路、排氣孔或排水孔的設計;加壓設備、壓力表的選擇及安裝設計;排水疏導措施;安全措施;后背應設在原狀土上,土質松軟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后背墻面應平整并與管道直線垂直。當采取彈簧壓力計時,其精度不應低于1.5級,最大量程宜為實驗壓力的1.3-1.5倍,表殼的工程直徑不應低于150mm,使用前應校正。水泵、壓力計應安裝在試驗段下游的端部與管道垂直的進水管上。試驗管段不應采用閘閥做堵板,不得有消火栓,水錘消除器等附件。已設置的這類附件必須設堵板,控制閥必須在試驗過程中全部開檔。
3、管道水壓試驗管道灌水應從下游緩慢灌入。灌入時,在試驗管段的上游管頂及管段中的突起點應設排氣閥。管道升壓時,管道內氣體應排除,升壓過程中,當發現彈簧壓力計表針擺動、不穩且升壓較慢時、應重新排氣后升壓。應分級升壓,每升一級應檢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當無異?,F象時再繼續升壓。對系統緩慢升壓至工作壓力后,停止加壓,穩壓兩小時。當壓降達到0.02Mpa時,對管道進行補水以維持內壓。檢查管道及所有的接頭、附配件等是否有滲漏現象。在約6分鐘內,將系統升壓至系統試驗壓力(及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穩壓時間保持兩小時,當壓降大于0.02Mpa,需對管道進行補水,使其保持設定的壓力,檢查管道及所有的接頭,附配件等,若無滲漏現象時,管道強度試驗為合格。用六分鐘的時間將檢測壓力回降到工作壓力然后關閉閥門,按下面的公式進行補水量的計算:
Q≦(1/50)D-1 (L/km .h)
式中:Q=補水量(L) D=管道內徑(mm)
若補水量滿足上式要求,則認為該管段水密性試驗合格。強度試驗時,若在管道系統試壓時間內壓降小于0.02Mpa,可不進行補水量的計算而判定合當管徑小于或等于D≦100mm,在試壓持壓一小時內壓降不超過0.05Mpa時可認為合格。管道試驗合格后,竣工驗收前應進行沖洗和消毒。